邱少学人体科学:人体消化系统
人体消化系统=消化道+消化腺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。
人体消化管:包括口腔,咽,食管,胃,小肠(十二指肠、空肠、回肠),大肠(盲肠、阑尾、结肠、直肠),肛门。在临床上,常把消化道分为上消化道(十二指肠以上的消化道)和下消化道(十二指肠以下的消化道)。
人体消化腺:包括唾液腺,胃腺,肝脏,胰腺,肠腺。
分为大消化腺(壁外腺)和小消化腺(壁内腺),其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液,参与消化。
消化系统作用:消化、吸收和排泄
消化分作:机械性消化、化学性消化、微生物性消化;
对于吸收而言,不同物质吸收方式有所不同,吸收途径也有差异
1.口腔
口腔有牙弓、口腔前庭、固有口腔组成,
上壁称为腭
侧壁称为颊
下壁称为口腔底
前壁有上、下唇,以口裂通外界。
后壁经咽峡通咽。
口唇分上唇、下唇;两唇间为口裂。口唇的外面:皮肤;口唇的内面:粘膜。口唇的移行部:唇红;口唇的中:口轮匝肌。
颊
外:皮肤
内:粘膜
中:颊肌、颊腺
腭
分硬腭和软腭。
软腭:正中称腭垂,两侧前为腭舌弓,后为腭咽弓,两弓间为扁桃体窝,内容扁桃体;腭舌弓与舌根围成咽峡,为口腔与咽的分界。软腭内有肌肉。
牙的结构
牙冠:露出表面
牙颈:牙龈所包绕
牙根:嵌入牙槽
切面:釉质、牙质和牙髓
牙分乳牙与恒牙。
舌
分舌体和舌根,舌根腹侧有舌系带,舌系带两侧是舌下阜。
味觉乳头:轮廓乳头、菌状乳头和叶状乳头。味觉乳头内有味蕾,总数约3000个,主要分布在轮廓乳头和菌状乳头,少数散布于软腭、会厌和咽等处。
机械乳头:丝状乳头
2.咽
为一肌性管道。有鼻咽部、口咽部、喉咽部组成。
3.食管
分为颈部、胸部和腹部。全长有三个狭窄处,是食管内异物易于滞留和食管癌的好发部位。
4.胃
胃小弯:向右上方
胃大弯:向左下方
贲门:接食管
幽门:接十二指肠
胃可分四部:贲门部、胃底部、胃体部、幽门部
胃的类型据活体x线钡餐透视,可将胃分为3种类型:
1. 钩型胃 呈丁字形,胃体垂直,胃大弯下缘与髂嵴同高。多见于中等体型的人。
2. 角型胃 位置较高,近横位,多位于腹上部。常见于矮胖体型的人。
3. 长胃 胃紧张力较低,胃内腔上窄下宽,胃大弯可达髂嵴水平面以下。多见于体型瘦弱的人,女性多见。
5.小肠(十二指肠、空肠、回肠)
十二指肠
可分为上部、降部、水平部和升部。
上部约5cm,近幽门2.5cm一段肠管肠壁薄,管经大,粘膜光滑无皱襞,称十二指肠球。
降部约7~8cm,有十二指肠大乳头,是胆总管的开口。有时在其上方有十二指肠小乳头。
水平部又称下部,约10cm,升部最短约2~3cm,其末端接空肠。
十二指肠的壁内腺能分泌粘稠的碱性液体,可保护小肠粘膜和中和胃酸。
空肠与回肠
空肠与回肠之间无明显分界,一般将小肠近侧2/5称空肠,远侧3/5称回肠。小肠总长度约4米。
回盲瓣与阑尾
小肠在回肠上的开口称回盲口,回盲口处有回盲瓣,回盲瓣有防止盲肠内容物流向回肠。有丰富的淋巴组织。
6.大肠
大肠分盲肠、结肠(升结肠、横结肠、降结肠、乙状结肠)、直肠
7.肛门
肛门括约肌:分外括约肌和内括约肌。
肛管
肛管是容易发病的一个器官,最常见的病为痔疮。痔疮的发病原因为静脉丛发生静脉曲张,突向肛管腔。介绍一下痔疮种类:内痔——发生在肛皮线之上;混合痔——跨越肛皮线;外痔——发生在肛皮线之下(疼痛感明显)。
消化腺分四层:粘膜层、粘膜下层、肌层、浆膜层。
8.唾液腺有小唾液腺(各部均有)和大唾液腺(腮腺、下颌下腺、舌下腺)组成。
9.胃的腺体
贲门腺:分泌粘液
泌酸腺(胃底腺):分泌盐酸、胃蛋白酶原和粘液
幽门腺:分泌碱性粘液
胃粘膜表面可见有许多小的胃区,胃区的表面有许多不规则的小孔,称胃小凹,是腺体开口的位置。
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分泌,盐酸由壁细胞分泌,粘液由颈粘液细胞分泌。
胃液分泌的调节
胃液的分泌可分为:
头期——来自眼、耳、鼻、口腔的刺激。占 胃液总量30 %。
胃期——食物入胃后对胃的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。占胃液总量60 %。
肠期——主要是十二指肠释放的胃泌素促使的胃液分泌。
10.肝脏
肝脏位置:右季肋部
肝脏代谢功能(营养物、激素、毒素)
肝脏分泌功能(胆汁、IGF-1)
免疫功能、造血功能。
11.胰腺
胰腺外分泌部:每天1500~3000ml胰液;含消化酶和碳酸氢盐。
胰腺内分泌部:
A细胞:高血糖素
B细胞:胰岛素
D细胞:生长抑素
PP细胞:胰多肽
12.胆汁与胰液排出
肝脏在消化系的作用是分泌胆汁,经肝总管出肝,出肝后或经胆总管直接流入十二指肠,或经胆囊再经胆总管排到十二指肠。
胰管往往与胆总管汇合,共同开口在十二指肠。